Lotto balls
限
量
終
極
優
惠
大家樂賭博在臺灣最風行之時為1980年代中期,當時無論士農工商、販夫走卒,甚至企業家、政治人物、公務人員皆投入大家樂玩法,利用各種方式來取得大家樂明牌。
由於當時臺灣經濟蓬勃發展,民間游資泛濫,而正式投資股票、證券、期貨、基金之管道又尚未開放或普遍,一般民眾為求致富,便大力投入各種地下經濟之中。
大家樂賭博是一種依附在國家發行的「愛國獎券」底下的「賭博方式」,愛國獎券是從1950年就開始發行,在1980年代彩券業者為了促銷愛國獎券,曾經想出了一個辦法,買的愛國獎券的最後兩個號碼,跟開獎出來的「第一特獎」的末兩個數字相同的話,就能獲得贈品,大家樂玩法很簡單,報酬又很高,只要花三、五百塊,簽一個數字,就有可能拿到五千到一萬的獎金,而這種大家樂玩法後來演變成一種「猜數字」的賭博遊戲。
如果猜這期「愛國獎券」得獎編號,最後兩個數字是 77,而自己購買的號碼是77的話,就猜對了,那一開始如果用300塊,跟組頭買77號,可能就可以贏5000塊回來,當時的組頭,其實也都是私人單位,等於是拿大家買數字的賭金,當作獎金庫,沒人猜中的話,錢會自己收走,有人猜中的話擇要按照賠率派發獎金。
也因為這樣的賭博方式,比「愛國獎券」的報酬率還高上許多,而且依附著國家彩券的開獎,反而給人一種信賴感,再加上玩法超簡單,因此瞬間在台灣掀起「大家樂」的風潮,根據當時郵局的資料,在每期開獎前,郵局的提領金額竟然高達50億元,也就是說每一期都很可能有超過 50 億的錢,流動在「大家樂」這個遊戲裡。
傳說中,在1980年代的台中大里一座孤墓,每到晚上11點的時候,就會有大批「信徒」前來,有些人會在墳前燒香拜拜,望著眼前的「沙盤」,期待上面出現大家樂明牌,也有些人會專心地祈求墓的主人要半夜托夢,給出幸運數字。
同時,台中另一間收容孤魂野鬼的「大眾爺公廟」,也有上萬人群集,屏氣凝神地等著乩童寫出「神諭」,一雙雙發光的眼睛都努力在猜神明這次的神諭到底是在寫哪個數字,另外,各地的三太子、濟公,也常常開壇作法,報明牌,但這個「明牌」到底是要幹嘛的呢?
當時的賭徒們不只是會去各地廟宇找明牌,也常常把生活中的大小事,看成明牌,例如打翻了一杯水的時候,不會趕快擦一擦,反而會蹲在那邊,看水有沒有形成什麼大家樂明牌,或是沒事就在看天空,看樹,努力的想從生活裡獲得數字的靈感,當時的立法委員在質詢的時候,還指出說「全國大概有三百多萬人在玩大家樂,社會已經變成一個大賭場」,但「大家樂」到底是要怎麼賭?為什麼三、五百塊的「彩券」,有可能會讓人輸到家破人亡呢?
在大家樂賭博越來越瘋的時期,大家的賭金也越來越大,得失心也越來越重,在當時的社會裡常常因為「大家樂」的糾紛,而導致傷害、殺人的案件,例如在 1986 年的台中大雅就曾經發生過一起「滅門慘案」,一對夫妻以及6歲4歲的兒子,全都慘死刀下,而警方認為兇手的犯案動機,很可能跟大家樂有關。
受害者原本是一名裝潢工人,後來決定搭上大家樂的風潮,與妻子一起轉當組頭,因為不需要賭運氣,只要坐收賭金就可以抽一成的報酬,只不過在擔任組頭的過程中跟不少賭客產生過衝突,常常收到威脅的言語。
例如有些賭客簽了號碼,沒付錢,但號碼中獎後,卻想來要獎金,也有賭客簽號碼69,卻被寫成49,想不到最後69卻中獎了,賭客因此氣噗噗地要求付錢,否則就要殺了他,最後警方捉到的兇手,也真的是跟受害者簽過牌的賭客。
另外,除了組頭可能面臨危險之外,賭客也可能很危險,例如賭客可能原先砸了好幾十萬簽牌,但最後中獎時,組頭卻跑路了,這時賭客也可能血本無歸,因此在 1980 年代,因為大家樂而破產、跑路、妻離子散的例子可說是非常多!
而政府在看到這樣的亂象之後,最後也決定在 1987 年時,停發愛國獎券,但已經興起的賭博風潮,卻沒有這麼容易停止,有許多人將目光轉向香港的六合彩,繼續類似的「賭博遊戲」,賭博風氣甚至蔓延到運動上面,衍生出了「職棒簽賭」的風潮。
由於大家樂玩法極為簡單,在大家樂盛行的期間,許多人都放下自己原本的工作,想著要一夜致富去當賭徒或是組頭,為了求大家樂明牌不惜將任何事物成為了號碼的靈感,也成為了台灣的全民運動,大家樂賭博風氣橫行造成許多人傾家蕩產,最後鋌而走險犯罪。
雖然大家樂這項遊戲已經落寞,但還是有威力彩跟今彩539等提供各位遊玩選擇,而在澳博娛樂城也能夠體驗到高賠率所帶來的快感,趕快點擊連結領取更多優惠吧!